許多的民俗文化活動或特殊技藝正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步入歷史,
難能可貴,在台灣還有一群人正努力地保護著這些文化傳統。

有幸隨著紅瓦厝單車俱樂部從歸仁踏著單車到台南學甲鎮上的紅茄萣聚落(紅茄社區),
一探這珍貴的民俗文化活動「紅腳揹笭」,「紅腳揹笭」早期在曾文溪以北至八掌溪以南頗為盛行,
目前僅剩學甲、鹽水、新營及嘉義縣義竹鄉約二十餘聚落仍持續進行這樣的傳統活動。
而主角之一的「紅腳」,除了嘉南濱海一帶稱鴿子為「紅腳」的原因之外,
還有因為「揹紅腳笭賽」均採用體型大的肉食用鴿子,其腳呈紅色故俗稱為「紅腳」。

更多的參考資料: 紅腳笭的故鄉-紅茄萣



「紅腳揹笭」除了在當地近兩百年的歷史外,
據說最早一開始由來是數百年前軍隊為了傳遞訊息而透過鴿子來完成長距離的「飛鴿傳書」,
歷史的演進,在台南與嘉義一帶形成當地特殊的文化活動,也是當地人的娛樂及村落間的競賽,
製作揹在鴿子身上的「紅腳笭」,當前在台灣只剩下兩位先生仍有此技藝,
除了住在台南鹽水的一位老先生之外,另一位正是學甲當地的郭三平師傅(下圖)。



郭三平先生的介紹

紅腳笭是當地人利用白木,當地人稱「白樹仔」(學名為「虫屎」),
不過在製作紅腳笭之前必需將白樹仔泡在水裏長達半年的時間


郭三平先生的現場示範,果真是紅腳笭達人,雖然簡單的工具,但純熟俐落的刀工讓人驚嘆(咱台語說的手路)



透過郭三平先生的巧手,原本的白樹仔一下子就變成「紅腳笭蓋」,
下圖仍是製作過程中的半成品,不過已經可看出接近成品的雛型。



前方的半成品,經過一些手續之後就會變成旁邊的紅腳笭蓋,
最終就是上過紅漆的「紅腳笭」,而「紅腳笭」的尺寸有大有小,
目前最大的紀錄是1尺06,當然照片上最後方的超大型應該只是用來觀賞用的,
這世界上應該沒有半隻鴿子揹得動它吧…



今天的重頭戲即將登場,當地的歐吉桑紛紛載來今天的主角,
和一般競速的賽鴿不一樣的是,因為這些鴿子比的是負重能力,
所以都是以體型較大肉食用鴿子的菜鴿為主。

龔杯杯的比喻很妙,他說賽鴿就像跑馬拉松的選手一樣,體型都是精瘦型的
這些揹「紅腳笭」的主角就不一樣了,每隻都像健力選手一樣,又大又壯,孔武有力。


為主角們裝上「紅腳笭」,裝在鴿子的尾巴,讓鴿子們揹著鴿笭,故稱「紅腳揹笭」



而村落之間的相互比賽而有了「紅腳揹笭庄拼庄」的習俗,
也因為如此地方上有「紅腳飛高,查甫囝仔中狀元;紅腳飛低,查某囝仔找到好婆家」這樣的俚語,
突顯出「揹紅腳苓賽」這文化活動在當地人之間的重要性。

這就是 紅腳揹笭,主角真的很壯~


尺寸除了大的之外,當然也有小的「紅腳笭」



來看看紅茄萣的阿伯們表演咱特有的「紅腳揹笭」


以下影片提供來源:wildfuntw 的頻道


以下影片提供來源:阿棋


歸仁出發,穿越台南縣數個鄉鎮來回約92公里的行程
知性又在地,能親眼看到咱台南這麼棒的文化活動,再累都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湯瑪的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